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市发改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时间:2023-03-28  来源: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  字号:[ ]

 

2022年,市发改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决策部署和《法治淮安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淮安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以法治机关建设为主线,完善工作机制,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履行职能,有力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及成效

1.完善机制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先后出台《关于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关于成立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健全组织领导,坚持以法治机关建设为抓手,整合全委力量,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法规机构牵头抓的工作格局。二是突出工作谋划。制定《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治机关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第八个五年规划实施方案(2021-2025)》,对法治建设工作规划统筹,与发展改革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三是完善工作制度。出台《2022年法治机关建设工作要点》《2022年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要点》《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及应知应会法律清单和普法责任清单,签订责任状,确保法治机关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2.规范决策行为。一是科学民主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按照委党组会、主任办公会、委务会三个层级分级议事。在实施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严格决策启动、决策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策执行等程序,确保制度科学、程序规范、决策合法。二是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落实《市发改委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规范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引导法律顾问在重大事项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合同审查等法律事务方面发挥专业智囊作用。2022年,委法律顾问参与处理涉法事务18起,保障了行政决策、重要合同等合法性和质效性。

3.提升执法工作效能。一是全面推行“三项制度”。落实《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细则》,确保重大执法决定合法适当,守住法律底线。二是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市发改委“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表》,在粮食等领域开展联合检查,落实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实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引导企业自觉尊法守法。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动态管理制度,做好执法证申领,动态调整执法人员数据库,全委持有行政执法证人员17名,有效保障了执法工作开展。

4.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编制任务清单。出台《市发改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优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职责,推进任务落实。二是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积极宣传《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督促承担市场准入审批事项的部门按职责分工贯彻落实并常态化执行;召开负面清单落地实施座谈会和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座谈会,推动市涉企审批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隐性壁垒投诉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着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三是加强价费动态管理。出台2022年度《淮安市执行政府定价的价格和收费减免与优惠政策清单》《淮安市政府定价管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淮安市涉企行政事业性和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增强缴费透明度,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印发《关于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制定《淮安市水电气暖领域涉企违规收费检查督导工作方案》,会同市相关部门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推动各项降费减负政策落到实处。

5.加强信用建设。一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淮安市“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任务分工》《淮安市2022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淮安市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任务分工(2022版)》等文件,对全市信用工作进行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在《中国信用》《淮安日报》等期刊和媒体开展诚信宣传近100次。全市各部门各县区推出“信易+”28类近80项活动,群众参与高质量建设信用示范城市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二是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动30个监管部门出台39个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实现全市重点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全覆盖,推进各行业部门实施信用监管示范行动。2022年5月,淮安市成功入选全省商务信用监管试点地区;2022年11月,盱眙县入选江苏省“信用+社会治理”试点县。三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出台《关于印发<淮安市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安市政务诚信状况监测评价指标(2022版)》,统筹推进全市2022年度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召开全市信用领域严重失信治理工作部署会,下发《淮安市信用领域严重失信治理工作方案》,对严重不良行为依法实行联合惩戒。会同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人行专题召开了失信专项治理工作会议,联合下发《淮安市“征信修复”失信治理工作方案》,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归集医疗、教育、工程建设、人社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信用信息3万余条,全市严重失信占比从年初的2.54%下降至0.81%。印发《关于做好防范和化解政府机构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通知》,会同市法院、市委营商办出台《关于联动推进1+4专项行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党政机构“零债”工程,全市党政机构失信保持“清零”状态。四是开展信用为企纾困活动。印发《关于做好企业信用修复的通知》,支持破产重整、和解企业重建信用。提升企业信用修复初审质效,企业信用修复线上初审半天内办结,2022年帮助企业审核2650次,965家企业完成1775条行政处罚修复。下发行政处罚和信用修复“两书同达”通知,全市25个监管部门全部建立了“两书同达”机制,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6.优化公共服务。编制出台《淮安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2年版)》,建立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涵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逝有所安、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行有所畅、环境改善、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公共安全保障、政务服务等14个领域、31大类、91个服务项目,明确了我市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与标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法治化。

7.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一是开展公务员队伍学法。健全委普法学法制度,利用会议、培训、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召开2022年度党建党风廉政暨营商环境行风建设会议,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交流会,凝心聚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二是推进一线普法。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在全委开展“清风盈淮”之“正心修身建新功”主题征文活动,推荐优秀法治文化作品参加省级平台微作品征集大赛,多项作品荣获省表彰。与驻淮部队和院校联合开展粮食安全宣传活动,提升全民保粮、节粮意识。结合夏粮收购督查、安全检查等活动和普法节点,赴社区、企业开展一线普法宣传,进一步提升普法工作质效。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带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扛起法治建设的政治责任。

2.健全领导机制。健全委法治建设、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定期召开党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发挥委党组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年度法治机关建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及平安建设等相关工作要点,做到法治建设与发展改革工作共抓并举,带头签订法治建设工作责任状,对法治建设中的重大事项主动督导,对重点环节主动协调,按规定报告和公开法治机关年度建设情况,做到年初有部署,工作有推进,年终有总结。

4.坚持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市发改委党组议事规则》,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严格遵守“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财务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凡是重要决策、重大项目等事项,都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党组班子集体研究后作出决定。

5.全面履行职能。全面贯彻“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规范权力运行,依法依规履职。制定《市发改委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动态管理,规范公用报装服务收费,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编制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政务诚信建设,粮食安全、政务诚信等多项成果获得省以上表彰推广。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严格落实向委党组报告制度,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行政决策、项目审批、价格行情等信息依法公开,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6.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市发改委《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细则》,出台年度《淮安市发改委“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表》,落实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从轻处罚事项清单,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指导相对人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全年未发生涉企行政处罚案件。

7.带头学法用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把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作为履职尽责的基本条件,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做带头学法、克己守法、规范用法的先锋和表率。把依法办事作为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经常性提醒督促,不断提高党组班子和全体人员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带头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内法规、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纳入年度学习计划,主动领学促学,为依法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装。

三、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我委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普法宣传还不够丰富,政策解读的针对性还需加强;二是部分人员法治建设系统思维还不够,还需加强学习,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2023年,我委将紧紧围绕发展改革中心工作,加强依法行政,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推进法治发改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是突出法治引领。树立大局观念和“一盘棋”意识,不断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法治建设和发改业务工作两手抓,切实增强法治机关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高质量法治建设促进发展改革工作新发展。

二是加强依法行政。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依法依规决策,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抓好执法人员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不断提升全体人员依法行政和服务大局能力。

三是深化普法宣教。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健全普法宣教工作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学法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普法工作,不断增强普法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