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市今年共设置夏粮监测点189个,其中国家级9个、省级11个、市级189个。从5月末开始在全市7个县区52个乡镇采集189份夏粮质量安全监测样品:小麦185(省级11个、市级185)份、油菜籽4份,并对样品的质量、品质、安全指标45项进行了检测,得到有效检验数据2535个。根据检测数据分析,我市今年夏粮质量情况如下:
一、质量调查情况
今年新收获小麦质量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其容重平均值799g/L,最高值832g/L,最低值750g/L,全部都在三等以上,其中,一等占比74.6%,较去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二等以上占比95.7%;千粒重平均值57.5g;不完善粒平均值3.5%,最大值6.7%,6.0%以下的占99.5%;水分平均值15.1%。
油菜籽质量指标与往年基本一致,其含油量平均值47.6%,芥酸含量平均值0.3%。
二、品质测报情况
小麦的种植品种,白麦以淮麦系列、西农979、郑麦系列等为主,红麦以扬麦25、宁麦13等为主,品质指标与去年相比略有差异。
根据检测数据分析,全市的主导品种基本都能达到国标《优质小麦》中筋的要求,西农979、淮麦系列的部分指标:硬度指数、湿面筋含量、最大拉伸阻力能够达到优质强筋小麦的要求。
白麦系列的品质指标绝大多数比红麦系列的要高,说明白麦整体品质仍好于红麦。
面筋指数普遍比去年低,其原因可能是今年小麦生长周期整体呈现干旱、高温状态,干旱会破坏面筋网络结构,影响蛋白质聚合,导致面筋弹性和韧性降低。
三、食品安全情况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省局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种植情况,今年我市小麦安全监测指标共12项,其中:
农药残留监测6项,水胺硫磷、氧乐果、甲基异柳磷、甲拌磷、灭线磷、克百威,全部未检出;
重金属监测4项,汞、铅、总砷、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
真菌毒素监测2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均小于国家限量标准值;玉米赤霉烯酮(ZEN)全部未检出。
油菜籽安全监测指标共2项,重金属铅和黄曲霉毒素B1均未检出。